我省發(fā)布全國首本河湖健康藍皮書

日期:2019-12-31 15:37 來源:三明市永安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局
| | | |
   10月31日,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在福州發(fā)布《福建省河湖健康藍皮書》,在全國率先提出和建立省級全域性河湖健康評估體系,并公布了我省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(含)以上的179條河流的最新“健康體檢報告”。

    報告顯示,全省流域面積大于200平方公里(含)的179條河流健康狀況良好,河流健康綜合指數(shù)大于等于85分的河流有15條,健康綜合指數(shù)大于等于60分的有173條,河流健康合格率達96.1%,顯著優(yōu)于全國平均水平。主要河流閩江、九龍江、汀江、晉江、賽江、鰲江、霍童溪等河流的健康狀況良好??傮w上看,179條河流總體表現(xiàn)為河岸帶植被覆蓋狀況好,水資源開發(fā)利用率高,水質和水功能達標率良好,但在河流連通阻隔狀況、生態(tài)流量保障程度、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待改善。

    福建省作為全國首個生態(tài)文明試驗區(qū),水系密布,河流眾多,其中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40條,流域面積在200平方公里(含)以上的河流有179條。福建省河湖健康研究中心于今年8月啟動“福建省河湖健康藍皮書”編制規(guī)劃,18支調研隊在全省開展現(xiàn)場踏勘和監(jiān)測調查,且評分結果經過技術專家復核,未來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福建省主要河湖的健康評估工作。

    中心副主任蘇玉萍教授介紹,福建省河流健康評估指標體系包含14個指標,主要包括河流的生態(tài)流量保障程度、水資源開發(fā)利用率、河岸帶植被覆蓋狀況、河岸帶人工干擾狀況、河流連通阻隔狀況、水質優(yōu)劣程度、溶解氧(DO)濃度狀況、魚類保有指數(shù)、水鳥狀況、生物入侵狀況、水功能區(qū)達標率、供水能力、防洪能力、公眾滿意度等,按目標層和準則層的不同評估項目和權重開展。其中溶解氧(DO)濃度狀況、水鳥狀況、生物入侵狀況等是我省率先提出的評估指標。她表示,這些特色指標主要集中于水質和生物兩大領域,與普通百姓密切相關,更接地氣。其中水鳥狀況和生物入侵狀況屬于易于理解的可視化指標,而溶解氧(DO)濃度狀況既可以全面反映河流的水體自凈能力,也可側面反映生物的生存環(huán)境。

    來自中國科學院環(huán)境研究所、廈門大學、福建省環(huán)境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專家表示,《福建省河湖健康藍皮書》是集科學性、目的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全省河流健康體檢報告,將為實現(xiàn)福建河流健康問題辨識、原因診斷和對策確定提供有力支撐,讓社會各界關心水資源、水環(huán)境和水生態(tài),促進生態(tài)文明建設。同時,這也客觀地反映了福建河湖長制推行以來取得的成果。

    福建是全國較早把推行河湖長制寫入地方法規(guī)的省份,日前省政府出臺了《福建省河長制規(guī)定》,細化了河湖長制管理體制、工作機制、考核問責等,11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

   來源: 福建日報  記者:張穎
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
相關鏈接: